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和我公司业务影响分析的报告

2020年春节前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交通中断、居民外出活动减少、节后复工推迟,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了严重干扰,并进一步影响到我国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态势。此次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冲击波及各行各业,对人民生活影响巨大,为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更添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复盘2003年“非典”,从当前我国经济现状出发,全面分析疫情对宏观经济和我公司业务带来的影响。

核心结论:新冠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从性质上看,是供需两侧的冲击;从时间上看,是以季度计的短期效应;从程度上看,是一次性且不留后遗症的扰动。虽然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预计会比“非典”大得多,但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动力并未因疫情而发生根本性变化。此次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在挑战之中也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我公司而言,短期对成本、收入、工期等带来一定影响,但仍在可控范围内;长期来看,若能抓住社会、经济转型与升级机遇,将能迎来一轮新的增长。

一、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2003年“非典”疫情复盘

“非典”从首次病例发现至完全结束约持续7 个月,期间经济损失较大。2002年12月,全国首例“非典”病例在河源市发现,3月后病例开始在全球多地出现;2003年4月17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之后,国务院很多部委都开始积极采取行动全力应对非典型肺炎。2003年4月21日,国务院取消当年五一长假,国家旅游局紧急通知,调整4月下旬到5月底国内旅游工作部署,切实防止非典型肺炎通过旅游活动扩散。至2003年7月,“非典”疫情已基本结束。据亚洲开发银行2003年底的估计,受“非典”疫情影响,2003年中国经济损失为177亿美元(1,482亿人民币),占当年GDP 的1.09%。

(二)“新冠”与“非典”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对比

本次“新冠”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和影响预计将远远大于2003年“非典”疫情。

一方面,2003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二季度,增速比前后两个季度低1.5个百分点;客运、旅游、住宿餐饮、零售等行业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投资和外贸所受影响不明显;受人口红利和加入WTO双重利好的影响,“非典”的出现并没有中断当时经济的上升趋势。但此次疫情不同,对经济的冲击主要出现在一季度,原本预计有望超4.5亿人次出游消费的“春节黄金周”变成了“全民防疫周”,酒店、宾馆、影院等消费大跌,大量中小企业因此承受重压;波及范围远超“非典”,几乎涵盖了我国所有经济活跃和发达的省市。


专栏1: 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8%


0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9年与2003年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35%提高到58%,而投资的贡献率从70%下降到31.2%,消费贡献大了,由此造成的损失也更大。“非典”过后,居民在2003年下半年乃至第二年进行补偿性消费,很大部分需求损失被补了回来,因而全年GDP增长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而目前受疫情影响的旅游、文化、娱乐、交通等消费,不具有补偿性。

(三)本次“新冠”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本次疫情对经济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疫情时间长度。疫情在1月份主要对消费端影响较大,重点是餐饮、住宿、娱乐、旅游、交运等服务业,对全年经济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如果控制在2月份,消费端和生产端都要受到一定冲击,第一、二、三产业都受影响,但对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都不至产生长期影响,不会削弱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如果延续到3月份以后,将影响到长期生产力发展,众多企业将无法履行合约,现金流无法支撑,员工大量失业,企业关门破产,将使一次意外的短期冲击变成中期甚至长期冲击,产生系统性风险。


专栏2:疫情没有好转情况下企业现金流的支撑时间


0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近期疫情走势和专家研判来看,全国疫情的拐点出现在2月中下旬,疫情扩张势头得到抑制,呈现稳定回落的态势。只要能够控制住复工后的二次传播,本次疫情主要是对消费和生产构成短期冲击,国民经济全局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至于改变。即便如此,预计本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冲击会比“非典”大很多。参考2003 年“非典”时期的经验,结合当下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如下。

1. 产业方面,疫情对第一、第二产业供给端形成冲击,对第三产业的需求侧形成挤压。受各地交通中断、道路受阻,农作物的物资运输发生迟滞等影响,疫情期间第一产业的生产与供应将受到负面抑制。同时,29 个省区市延期复工,部分工人由于隔离等因素无法按时到岗,非医疗及相关产业的工厂生产进度将会受到一定影响,第二产业的供给侧遭受疫情冲击。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及道路交通的恢复,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出可能会有所反弹。由于居民外出活动的减少,第三产业需求将会受到严重挤压。由于春节期间是旅游、餐饮、娱乐消费的高峰期,年夜饭取消、电影撤档等已经为餐馆、影院造成巨大损失。并且根据“非典”时期的经验来看,此种消费阴影可能在疫情完全结束后仍然持续一段时间,持续拖累第三产业的复苏。考虑到目前第三产业在就业和经济增长中已经居于主要地位,本轮“新冠”疫情对总体经济的冲击性大于“非典”时期。

2. 就业方面,疫情可能显著地恶化就业形势,导致失业率大幅抬升。在“非典”期间整体宏观经济向上的背景下,疫情依然造成了不少企业裁员的现象。考虑到本轮疫情的破坏力或将大于“非典”,并且当前宏观经济的增长动力更弱,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差,企业为了应对疫情可能大规模裁员,进而导致失业率大幅抬升,就业和居民收入的下降将对消费复苏带来负面影响,并影响社会稳定。

专栏3:2003年“非典”期间就业和收入变化

0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 金融方面,个人与中小企业违约压力加大,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抬升。在当前较高的债务水平和偿债压力下,居民和企业因疫情面临收入下降的困境,极有可能造成大面积资金链断裂和债务违约,最终引发系统性风险。特别是当前民企的信用环境显著弱于国有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疫情阴影下,恐慌情绪导致金融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收缩,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更有可能因为经营状况的恶化和融资困难而破产。

(四)“新冠”疫情对消费服务行业影响

1. 总体影响。复盘2003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变动情况,“非典”疫情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的短期冲击较为明显,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下降到4.3%。“非典”疫情在2003年5月发展较快,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同步回落,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当月同比仅4.3%,环比回落3.4个百分点,1-5月累计同比增速8%。6月疫情显著缓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即迅速回升,呈“V型”反弹,显示疫病对商品消费的冲击是暂时性的、与疫情同步性强。

此次“新冠”疫情只是抑制短期消费需求释放,并未恶化消费行业增长动力;但会改变行业格局,加速行业优胜劣汰,竞争优势强的企业优势将进一步加强,头部效应和结构化特征更加凸显。

2. 分行业影响。疫情对消费行业各业态影响分化。本次“新冠”疫情爆发于春节期间,为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商场、文化娱乐场所、电影院、景区等线下活动场所相继关停,餐饮、旅游、酒店、百货、博彩、航空业等受疫情负面影响巨大,且疫情结束后也不能完全弥补;同时,疫情期间,全民宅家,线下消费需求向线上转移,新兴业态如生鲜电商、在线教育、游戏等消费快速增长,“宅经济”的兴起有望引领新一轮消费复苏。

专栏4:“新冠”疫情对各消费服务业影响        

行业:影响方向疫情具体影响

休闲服务

餐饮餐饮业短期虽然面临库存、租金和工资压力,但龙头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行业龙头目前均处于成长期,快速扩张削弱了疫情对业绩的影响,后续行业可能会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

景区大量景区暂停开放,对收入造成一定影响,但景区核心资源壁垒不变,长期角度优势不会改变

酒店一季度为酒店淡季,影响相对较小,后续看复工时间带来的商旅需求的改善,及宏观经济复苏带来的拐点机会

商贸零售

超市疫情期间不打烊保供应,以必选消费为主,需求稳定,“送货到家”需求激增带动超市到家业务增长

百货商场客流大幅下降,销售、租金收入承压;以可选消费为主,疫情后大部分可恢复性反弹,部分将分流至线上

电商“宅家经济”促进线上消费需求,部分地区短期受制于物流、交通管制,中长期受益

互联网传媒

游戏春节期间,中重度游戏流水创新高,休闲游戏对线下聚会产生替代效应

视频视听娱乐需求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全国卫视减少娱乐性节目,用户视听需求进一步由传统媒体转移至网生平台,短视频、长视频、OTT 均受益

院线影院关停期间票房及非票收入受到直接影响,一季度已损失票房占全年总量约15%,恢复时间需观察疫情控制情况

教 育

在线培训疫情开启大规模线下培训学员转移至线上培训,大幅增加线上教学的满班率,并减少线上教育的获客成本。收入和利润端均有显著的提升

线下培训开班延后,且部分学员被分流至线上。短期导致收入确认延后并减少收入规模。长期看龙头公司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保证教学进度,维持现有学员的留存。同时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获取线下竞争对手学员,加速行业整合

交通航运

航空春运需求快速下跌,节后客流量增速为-70%,航司已大量取消航班,收入大幅减少;疫情后需求有望报复性反弹,预计航司与机场第三季度收入与业绩均出现大幅增长

铁路客运铁路客运属于人员密集行业,节后客运量明显下滑,从整个春运统计,春运前30 天旅客发送量已同比减少32.5%,受直接影响相对较大

电商快递节后快递需求环比回升,短期内行业面临供给小于需求,价格企稳带动板块业绩高增长


(五)疫情中的积极因素

与2003年“非典”疫情相比,本次采取公共卫生应对举措比更迅速,采取的防疫措施力度更强,因此尽管初期经济所受的冲击较大,但也为二季度、下半年复苏反弹积蓄了反弹动能。短期来看,疫情冲击之下,预计第一季度及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指标会显著走弱,但经济基本面的一些积极因素并未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全球经济具有稳步回升的基本面环境。从2019年4季度开始,各类前瞻性指标显示全球经济开始复苏,预计全球GDP增速将由2019年的2.9%上升至2020年的3.3%。特别在制造业和外贸部门,以全球加权平均PMI为例,已经逐步回升到荣枯线50%,这主要源于贸易摩擦的缓和叠加上各国央行的宽松政策。主要国家央行已将政策利率下调至比2016年前还低的水平,发达经济体也采取了更积极的财政政策,此外贸易摩擦缓解也有助于企业信心恢复。这些动力因素虽然受到了疫情挑战,但并未发生逆转。

2. 加库存周期对我国工业产能形成支撑。中国在本轮疫情前,自身工业部门去库存较为彻底,工业品的库存变动水平处于三年以来的最低点,这是2016年5月以来的去库存政策导致的,特别是贸易摩擦之后,多数制造业行业加快了降低库存的进度。根据历史数据,一般库存周期是两年半到三年多,本轮库存已经调整到了周期低谷水平,倘若外部环境不恶化,企业重新进入再库存阶段的可能性较高。

3. 数字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本次疫情发生时,中国已经是网络大国,全社会数字化已有良好基础。数字化技术支撑了疫情信息传递、防控,基于强大的网络和各种科技手段加持,互联网和数据智能技术助力科研检测、信息服务、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甚至捐赠等,极大提升了本次疫情防控的效率。同时,疫情期间的社会经济运行,如生活服务、在线医疗和办公学习等,也因为数字经济出现了新的生态。科技创新既是抗疫的有力工具,也将带动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增长轨道。

4. 生产端产能有望迅速复苏。本次疫情发生后,公共卫生应对举措比2003年更迅猛,采取的防疫措施力度更强,尽管短期对经济的影响更大,但一旦疫情稳定受控,被延迟的需求会有复苏,尤其是在工业生产和出口外贸领域,目前处于生产停滞,需求方靠库存消化的阶段,一旦疫情受控有序复工,补回短期缺口相对较易,因为这些生产性行业有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和加班加点,来实现较快的复苏增长,实现补库存、满足积压订单的能力。

5. 消费端有望迎来快速反弹。中央和地方出台多项针对性的政策助力疫情防控,减轻企业压力。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国家积极出台政策减轻企业负担,预计在各项减费降税等利好政策下,消费行业受疫情影响冲击会减小,疫情结束后企业能较快恢复经营,一旦疫情出现边际改善或疫情消除,消费边际改善幅度更大。

二、宏观经济政策方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于2月12日召开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除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外,也对下一步经济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本次会议可以视作在疫情发生后,中央对2020年经济工作定下的总基调,明确要在2020年按计划实现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经梳理,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重大项目方面,将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扩内需、稳外需。

二是财政政策方面,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继续阶段性减税降费。

三是货币政策方面,将采取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对防疫生产企业实施利率优惠,对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完善差异化优惠金融服务。

四是稳就业方面,将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的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

五是促消费方面,将虚实新旧并举,要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扩大实物商品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与2月12日会议相比,此次会议将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到了同等重要的水平,重点提及10大行业,分别是医疗等固废处理、餐饮、文体娱乐、交通运输、旅游、农业、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

此外,与2月12日会议相比,2月21日会议将投资和消费的位置进行了调换。2月12日会议的表述是“要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动建设一批重大项目。要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扩大实物商品消费,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而2月21日会议则是“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预示着今后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扩大社会总需求上,预计各级各部门将出台一系列消费促进举措,从需求端入手促进经济反弹。

综合来看,“新冠”疫情冲击之下,经济阶段性走稳的节奏被打乱,逆周期调节政策将进一步加码。为了保障全年全面小康任务和十三五计划完成,各项利好政策都有望加码,致力于熨平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完成“翻番”的目标。2020 年宏观经济政策将延续宽松、稳字当头、保持定力,将使出“宽财政+松货币+扩消费+促产业+抓项目+稳就业”组合拳,其中,稳增长需宽财政,赤字率有望从2.8%升至3%以上,主抓手仍是扩基建、平滑隐性债务和专项债,财政补贴力度可能加大;降准、降息可能由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三、“新冠”疫情对公司业务影响

(一)短期影响

短期来看,“新冠”疫情主要给公司带来了收入减少、成本上升、工期滞后三点问题。

1. 收入减少。一是租金收入减少178.32万元,按照暂定政策2月免租,3、4月减半预估;二是停车场收入减少50万元、联营商家分成收入减少13.8万,按照2月无收入,3、4月收入减半预估。截至2月18日,减少收入121万元,预测累计影响金额242万元。

2. 成本上升。一是按照各级政府部门要求采取的防控措施,包括防控物资采购、隔离宿舍设置、加强防控人员等,将增加施工企业成本。二是本次疫情造成的工期滞后,而有的任务时间节点不可变更,预计在年内将组织人力加班赶工,以确保工程进度,赶工采用专项措施将导致成本增加。三是本次疫情客观上导致了春节后劳动力组织困难,可能导致后期人工工资增加, 现场作业人员染病风险增加(工伤风险),将引起施工企业人工费用增加。四是复工后工程要素材料采买困难,导致材料费用采购成本增加,引起施工企业材料费用增加,按照合同中关于材料调价的相关约定,我公司不得不多支付部分材料费用。

3. 工期滞后。一是土地交付方面,疫情导致与各区沟通不畅,且属地政府对复工批复较为谨慎,导致土地移交工作滞后、临时用地办理无法进行。二是规划设计方面,设计单位人员因疫情无法及时到岗,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准确性降低,对设计任务传达和推进造成影响。三是工程建设方面,根据目前疫情发展和防控情况,民工按期返岗将成为项目复工最大的困难,而施工单位防疫物资筹备、防疫措施组织、复工申请手续办理、材料设备采购困难等,也将对工程工期产生影响。

(二)长期影响

疫情对整体经济和我公司业务的冲击会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而消除,长期来看,危中有机,每一次这种重大事件反而会催生一些新的商业模式崛起。经此次“新冠”疫情之后,也将产生很多新的商业机会,经梳理,为我公司发展提供了四个方面的契机。

1. 数字化、智能化形成新一轮高潮,为智慧绿道建设和运营提供有利契机。正如2003年的“非典”点燃了中国电商的星星之火,成就了今天全球最大的电商消费网络,本次疫情催生了一系列“宅经济”,而疫情后经济的恢复,将走上更大规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过程,对中国经济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治理将会提速,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相关领域,会产生新的商机。同时,2020年原本就是5G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力阶段,今年有可能会加大投资,物联网变成下一步最主要的产业性基础性设施,大数据+AI+5G将改变各行各业。我公司亟待抓住此次数字化机遇,加快智慧绿道建设,延伸数字化服务,打通线上线下流量通道,赋能绿道运营,打造“智慧城市”标杆与样板工程。

2. 大健康领域积蓄更大发展能量,为绿道健康生活方式推广提供有利契机。参考2009年H1N1型大流感发生后,美国兴起了“自我保健运动”风潮,民众更加重视日常健康保健。就我国而言,健康产业本来就是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经过这次疫情,公众的健康意识进一步提高,为我公司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推广带来利好。

3. “中产”消费群体数量大幅扩张,为绿道品牌建设提供有利契机。预计本次疫情后,消费者将会加快分化。一方面,部分经济压力较大的消费者可能更加谨慎,缩减可选消费;另一方面,城市中产群体将更加关注健康和品质,追求美学化、精致化、健康化的产品和生活。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形成5亿中产群体,届时他们将成为城市主流消费人群。锦城绿道服务的正是这部分新兴城市中产群体,亟待打开这部分消费者的“心智开关”,将锦城绿道产品优势转化为消费者认知优势。

4. 逆周期调节政策进一步加大力度,为公司融资和扩张提供有利契机。一是货币政策上,“降准”“降息”等货币宽松政策的实施,为我公司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下一步融资成本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财政政策上,地方政府将会加大投入,为绿道建设公司获取新资源、新项目提供更大的空间。公司可利用此契机,扩张生态建设业务板块,加速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优势。

四、对策建议

综上,我们认为,对绿道建设公司来说,本次疫情是“危”中有“机”,“机”大于“危”,即风险大体可控,潜在机遇巨大。我们力争在此次疫情挑战中,挖掘出战略性机遇,推动公司向“公园城市综合开发品牌企业”的发展愿景坚实迈进。

本次疫情催生出了一系列“宅经济”,绿道经济的下一步发展,不可能逆“宅经济”而行,而必须采取有效举措,打通与“宅经济”之间的通路,实现与“宅经济”的互动和融合发展。因此,我们建议,应在战略思路上树立“流量”思维理念,以“流量经济”思路引领绿道建设和运营。即通过“引流”“导流”“驻流”,有效扩大客流,吸引更多本地和外来的消费者;有序引导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在锦城绿道汇聚、交融、加工;构建多元化、组合式消费业态,打造更长的消费链条,形成协同效应,拉长消费者驻留时间,将客流有效转化为消费流,发展 “刚需、强粘、高频”的流量经济。

专栏5:流量经济

流量经济,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依靠经济要素或生产物的流动而带来经济效益与发展的经济存在型态的总称。流量经济分两种存在型态:一种是站在某一区域发展的视野,以区域自身相应的平台或条件吸引外埠的物资、资金、人力、技术、商人、信息等经济发展要素向区域内集聚,通过各种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重组,提升式的有限期滞留,借助式的经过等,来促进和带动区域内发展,再通过区域内的资源要素向外埠的输出、流动等,既使本区域得到发展,又带动和服务外区域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经济现象。另一种是站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发展的全方位视野,通过推动和促进经济要素或生产物的相互流动,因经济要素或生产物重组、互补等产生经济效益,从而使各区域间有机协同发展所产生的经济现象。


(一)构建流量经济服务生态

1.打造生态型平台。积极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全开放技术平台,利用平台开放生态,整合供应链,积极向入口导流、技术应用、智能终端、生活消费等领域延伸,构建绿道内、绿道与外部的信息流动通道,根据数据反映的用户消费习惯,更高效触达目标用户,联接消费者和各类商家,助推绿道商业体系整体性效率提升和模式升级,推动建立全新的绿道商业生态系统。

2. 搭建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开放。搭建大数据共享融合开放服务机制,促进企业间的数据交易流通,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培育交叉融合的大数据应用新业态。促进大数据企业与传统行业的技术和数据对接,加快探索多元化合作运营模式。激发全社会的智慧和创意,使公众和企业共同参与到绿道公共服务产业的设计、生产和供给过程中。

3.引进和培育一批“自带流量”的市场主体。结合锦城主题生态公园中电竞、动漫场景打造,重点引进一批具备影响力的电竞赛事平台、电竞游戏直播平台等一系列产业平台企业;利用大运会契机,重点引进一批国际、国内有号召力的森林穿越、自行车、赛艇、体育舞蹈等专业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平台组织,以平台组织招引发展推动相关产业链协同效应。

(二)加快推动高品质消费场景建设

1. 建设层级分明、各具特色的绿道商业体系。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场景供应体系,错位联动发展绿道商业,避免商业同质化竞争。聚焦建设都市级商业中心——锦城主题生态公园(交子公园商圈),高起点、国际化打造“流量”引擎。加快推进成都大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张大千艺术博物馆、缤纷彩林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在“吸引客流”和“留住客流”两端发力。依托众多优质农旅文旅融和发展项目,打造全市田园综合体示范区,推动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动绿道旅游服务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

2. 打造网红打卡景点。精心设计、构筑极具视觉冲击力和文化感召力的建筑、雕塑、花境、景观农业等景观风貌,发掘场景趣味性、共鸣性和可传播性,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打卡”,打造线下“引流”端口。并结合线上推广,引发广泛共鸣,形成线下景区导流、线上平台助推,二者共同作用的良好效果,形成良性闭环。

3. 挖掘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深入挖掘绿道“夜间经济”“周末经济”“首店经济”模式及其蕴藏的潜力,围绕绿道原创音乐节、文创集市、品牌餐厅、时尚潮玩等业态,加快经营性设施建设,盘活绿道资产和资源。无缝整合锦城绿道优势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创新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旅游产品,围绕重点旅游点位和绿道建设布局配置主题住宿和特色餐饮,发展会议度假、滨水休闲旅游,集中营造天府慢生活理想休闲氛围。促进零售、美食、文化、创意、旅游、体育等业态融合发展,实现跨行业联动,做精做深消费体验。

(三)推动各类新消费探索

1. 加快智慧绿道建设。加快流量经济在提振绿道消费方面的深度应用,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运营机制,开展绿道全域商业流量管理。将互联网平台作为生活要素集聚的重要载体,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应用作为锦城绿道大力发展商业的重要支撑,使消费者需求—服务匹配更加精准高效,打破线上线下划分,引领锦城绿道商业走向一体化的新商业模式。

2. 加快推进新技术应用。加强5G、大数据等技术在各新兴消费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推动企业运用新技术进行商业模式、消费体验、产品服务换代等领域的创新。加快促进前沿科研成果商业化应用,支持锦城主题生态公园、张大千艺术博物馆等生活、消费场景进行数字化提升,增设交互式体验业态。借鉴北京海淀公园与百度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AI公园的经验,加快人工智能对公园的改造,促进智能穿戴设备、AR视效呈现、VR交互娱乐等新兴技术在锦城绿道落地,创造全新消费内容。

3. 构建新型消费动态跟踪机制。与行业协会、高校、专业机构等研究力量开展合作,动态跟踪全球消费发展趋势和各领域发展动态,在规划设计时结合相关研究动态,增强规划前瞻性,为未来建设发展预留空间,如适当“留白”,提前预留市民农园、露营场地、极限运动公园等新型休闲消费业态用地。

(四)塑造提升绿道文化品牌

1. 提高品牌宣传势能。强化“有一种生活方式叫绿道”为主题,借力大运会等国内国际重大活动影响力,协助绿道文旅股份公司策划开展一批适应各类群体需求的绿道活动,提升绿道流量。持续引进和培育特色化、小众型的世界顶级赛事和国际文化活动,针对文创、电竞、潮流文化等领域,加大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力度,承办培育一批具备行业知名度和圈层品牌效应的竞技赛事。

2. 优选品牌传播路径。深化“全媒体宣传矩阵”运作,在差异化、个性化营销活动上与绿道文旅股份公司强强联合,提高绿道品牌显示度。打造年轻人专属的粉丝营销模式,与INS时尚博主等网络专栏“带货”大V合作,开发“粉丝经济”,将“网络流量”转化为“现实流量”;举办网络直播,增加和年轻群体的双向沟通,与年青群体增强互动,“玩起来、嗨起来”,打开消费者“心智开关”,增加品牌黏性。

3. 编织成都文化织锦。以国际化水准将锦城绿道多元丰富的文化资源——熊猫文化、动漫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古蜀文化等有机编织在一起,并且通过打造国际多元文化创意汇聚的平台,成为成都的文化织锦。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产品附加值,建设集观光游乐、文化体验、特色购物于一体的风情文化旅游区,吸引外地消费者流向“成都味儿、国际范儿”的锦城绿道。

专栏6:文化织锦

文化织锦概念首次于1998年由美国提出,它比喻对多元文化的积极肯定,是“文化熔炉”和“文化拼盘”的折中。指一个人既可以保持自己特点,同时也能成为整体社会的一部分。在一块织锦中,每个部分都是独特的,并且是物体整体形象的组成部分,倘若从织锦上抽取一丝,这件织锦就会产生缺憾。


获取更多信息 请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公众号
天府绿道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APP下载 下载绿道官方APP,实时景区导航、在线预订等功能
用户下载

用户下载